《中新天津生态城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中期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07-16 浏览次数:603


2024年5月24日上午,《中新天津生态城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中期专家咨询会在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举行。会议采取线下方式,邀请了来自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规划、水利系统以及科研院所的六位专家,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应急局副局长林德清和相关同志出席。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750.png 

图1 《中新天津生态城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中期专家咨询会现场


为中新天津生态城构建一套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是中新双方商定的“十四五”时期重点合作工作之一,也是天津生态城继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后的第三套顶层设计层面的指标体系。近年来,天津生态城加快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将安全韧性思维、风险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新等各个环节。2023年,天津生态城成功入选联合国减灾署“创建初性城市2030”项目(MCR2030),成为国内六个试点示范城市(区)之一。目前,《安全韧性指标体系》课题组已完成《安全初性城市现状调研与评估报告》和《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框架初稿,本次会议旨在就阶段性成果广泛征求专家反馈,汲取宝贵意见。


会上,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应急局副局长林德清介绍了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的工作背景,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绿色生态所所长戴国雯汇报了研究具体内容。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对天津生态城的现状安全韧性建设情况评价系统、准确,并充分研究借鉴了国内外权威标准和先进案例,形成了兼具前沿性和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框架。与会专家针对天津生态城具体情况,就安全韧性指标体系的下一步深入构建提出了指导建议。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756.png 

图2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应急局副局长林德清发言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建议,进一步聚焦城市风险的定义及分类分级,以便于日后管控;指标体系“宜少宜简”,可重点关注源头治理类、安全风险预警平台相关指标,可考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类指标,并设置可选指标以提升指标体系的灵活性。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01.png 

图3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发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指出,要考虑安全韧性城市与绿色低碳城市的协同关系;指标体系宜兼具全面性、典型性与通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且指标赋值宜设置合理区间。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08.png 

图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发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经济师周卫强调,韧性城市规划不是加强版的防灾减灾规划,韧性城市应贯穿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全领域,其关注重点应是低频但高耸的“黑天鹅”事件;韧性指标体系宜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可考虑设置核心、辅助指标,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14.png 

图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经济师周卫发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结合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相关经验,提出安全韧性城市的核心是明确城市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应对灾害需分轻重缓解,明确安全韧性建设的最关键、最迫切点;应确保城市“不怕淹、而非不能淹”。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20.png 

图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发言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冯瑞建议,城市风险分析中可增加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连锁链式情景推演,为制定政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26.png 

图7 北京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冯瑞发言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赵丹结合北京推进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经验,提出要聚焦本地风险类型,并在空间边界、时间维度、治理体制和治理手段上拓展外延;指标体系应“以用定标”,与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等紧密结合,确保指标发挥作用。

微信截图_20240716152832.png 

图8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赵丹发言

 

林德清副局长对专家组及课题组表达了谢意,认为本次讨论为天津生态城的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开拓了思路,非常有启发,会后将提炼和借鉴专家宝贵意见,融入天津生态城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工作。